本帖最后由 彼此的羈絆 于 2015-5-18 11:29 編輯
只有智能電視能滿足你:畫質動感、屏幕超大,守候在它身旁吧。但你知道智能電視是如何演變而來的嗎?小編與您一起回顧智能電視成長史。 法國人Rene Bartholemy于1928年設計的“Semivisor”。 美國無線公司生產的 電視機。 Crosley 1948年產的這一款電視機似乎是組合音響的祖先。 索尼為美國市場生產的第一臺電視機,規(guī)格為8英寸。 意大利Phonola出品的“移動”電視。 我國第一臺黑白電視機誕生。 德國生產的Kuba Komet電視機。 中國第一臺彩色電視在天津誕生。 松下出品的移動電視TR-001。 日本勝利公司出品的一款電視機。 美國Magnavox生產的電視機。 上世紀90年代生產的國產彩電。 日本Tecnovision公司制造的LED電視Luxio。 國內生產的多媒體娛樂電視。 風行的智能電視。 自從倫敦奧運會開始,智能電視也隨之成為“香餑餑”: 外形輕薄,功能強大。但它不是一開始就這么漂亮的,而是經過用戶近百年的審美觀打磨而出。讓我們一起看看,這群“丑小鴨”是如何變成白天鵝的。
電視機雛形誕生! 1925年 第一眼看上去,有點像一門紅衣大炮;仔細一瞧,越來越像一個高科技望遠鏡;但就是很難想到,這居然是臺電視機的雛形:原來,那時候電視機的屏幕是圓的……
1928年 1939年 看到這張圖時,我們會感覺相當幸福:我們現(xiàn)在的電視有一個大大的屏幕,有一個輕薄的機身;而70年前的電視:有一個巨大無比的機身,但卻只有一張可憐的比iPad還小的屏幕,但在當時已算是大的。
1948年 看見圖片中部的按鈕了吧,這是不是有點像上世紀90年代流行的街機。盡管它上面的那張小屏幕,還不及街機的四分之一大,但機身卻和一個櫥柜體積相當了:家具和電視當時是不分家的。
1951年 別看索尼現(xiàn)在生產的電視又漂亮又時尚,60年前它也是個“丑小鴨”。不過從體積上看,比其他產品已經先進許多。看看機身上部的那個把手,說明只需一個人就可以將它拎走了。
1957年 進化到這里,電視機終于可以搬上桌面了:擺脫了“巨無霸式”的外形。它有點像現(xiàn)在的臺式電腦,但感覺基底是固定在桌面上:是不是有點像一個裹著頭巾的少婦的頭?
1958年 畢竟是我們第一臺電視機,非常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特點,四四方方,有棱有角,外形也與現(xiàn)在的電視很相似,設計也比較簡單,只有兩個控制按鈕。
1960年 從這一刻開始,用戶已經開始追求電視之外的功能:娛樂。這臺電視有一套自成體系的家庭娛樂系統(tǒng),具備家庭影院的潛質,這種fashion的設計風格,總讓小編想起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
1970年 還是咱們自己生產的彩電好看,銀黑相間、渾身煥發(fā)著金屬味。但看外形且從正面看,那時候咱們的外形就已經在向液晶電視靠攏了。
1971年 這是一臺移動電視,是不是有點像現(xiàn)在的電腦主機?雖然機身不小,但屏幕卻只有1.5英寸,約為現(xiàn)在名片的1/2大小。這么小的屏幕,眼睛得離電視多近才能看得清啊?
1978年 它是一款可折疊電視,折疊后外形像埃及金字塔,打開后設計就有點像現(xiàn)在的筆記本了,只是厚了點,形狀奇怪了點。它的屏幕為7英寸,相比之前已經夠大了。
1980年 1980年……這是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設計得比較實用的一個款型,從這個時候開始,電視機開始“大幅降價”。這款電視雖在美國生產,但看來看去都很有中國本土特色。
1996年 看到這里大家應該很熟悉了,20世紀90年代,國內彩電已經非常普及。這款彩電屬于超重低音電視,里面內置有優(yōu)質的音響設備,曾經在市場上引起較大反響。
2007年 見過這么大的屏幕嗎?205英寸,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電視機,現(xiàn)在來看都覺得無法想象。還別說,用這塊屏幕看電影、電視,感覺肯定超級爽。
2008年 可以把這看作智能電視的“雛形”,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電視機的多媒體功能也越來越多樣化。這類電視能夠直接下載網絡視頻,并且具備“在家K歌”的功能,年輕用戶群比較喜歡。
2012年 智能電視來襲,讓電視與電腦的差別越來越小,它擁有著電腦的計算能力以及傳統(tǒng)電視無法比擬的功能,還具備專屬的APP應用,它已經成為家庭不可或缺的“娛樂中心。
2015年 智能電視市場滲透率將超85%,游戲、視頻、幼教等將智能電視應用將繼續(xù)占據(jù)市場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