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年輕人來說,我們一直在為曾經吹過的牛逼而奮斗終身,在糞斗中我們不免會有疲勞時期。
1.jpg (24.53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7-23 19:32 上傳
當一個人開始疲勞,慢慢進入睡眠初期,此時的大腦 活動和眼球運動都將處于動蕩期。 現有一款智能方向盤,通過利用其大腦活動和眼球運動的不穩(wěn)定性帶來的手部肌肉活動不穩(wěn)定性,檢測某人在駕駛時是否入睡,并提醒他們以防止意外。 之前司機疲勞監(jiān)控系統(tǒng)主要依靠的是面部識別技術,通過人臉上的表情來判斷駕駛者是不是疲勞。
面部識別.jpg (40.62 KB,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7-23 19:32 上傳
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系統(tǒng)會不會頻繁出現誤判?這個問題讓人們很是擔憂。智能方向盤通過實時監(jiān)視司機傳來的握力,以及手部動作的頻率來判斷他是否進入疲勞或其他危險狀態(tài)。當司機不再專心開車時,手上會開始放松,也不再頻繁有動作。 這種更為簡單直接的數據,在準確性上應該能比面部識別更高。
3.jpg (52.33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7-23 19:32 上傳
除了準確度更高外,新技術的應用也更簡單。識別設備呈條狀,可以隱藏在方向盤的皮革層之下。你甚至可以為其設置 10個“熱點”,碰觸相應的部位可以激活一些車載功能。 和其他的新技術一樣,智能方向盤要商業(yè)化似乎還需要數年的時間。小編認為不管科技如何限制人們的行為,也只是服務于人的配備,最終目的還是要各位駕駛者本身能夠有一個自我控制意識。
(綜合整理自雷鋒網 采編:樂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