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微笑,一路向前 于 2017-4-6 15:52 編輯
201602261509550f798.jpg (28.95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4-6 15:49 上傳
今年最打動你的人工智能消息是什么?是谷歌的AlphaGo程序戰(zhàn)勝職業(yè)圍棋選手?還是那個會跑、會搬運、摔倒還能站起來的無敵小強Atlas機器人?人工智能的進步可謂一日千里,今天小編就用一篇文章帶你了解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讓你3分鐘成為人工智能的達人!另外,2月28日周日21:50央視財經(jīng)《對話》欄目將對話AI專家馬爾科夫,開啟人工智能大時代。
“人工智能”術語的誕生
12歲那年,小麥卡錫讀到了埃里克·貝爾的《數(shù)學大師》一書,于是確定了自己一生的職業(yè)。數(shù)年過后,在申請大學材料中描述未來計劃時,他只寫了簡單的一句話:“我打算成為一名數(shù)學教授?!碑斔巴樟炙诡D大學讀研究生時,便迅速拜訪了應用數(shù)學家、物理學家約翰·馮·諾依曼,后者在現(xiàn)代計算機基本設計的定義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當時,“人工智能”的概念已經(jīng)在約翰·麥卡錫的頭腦中發(fā)酵,只不過那時的他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詞來形容這一概念,這個詞要等到5年之后,也就是1956年的達特茅斯學院的夏季研討會時才出現(xiàn)。在加州理工學院參加“??松P于行為中的腦機制研討會”時,他第一次產(chǎn)生了這樣的概念。
1952年夏,麥卡錫和明斯基加入了貝爾實驗室,成為了被譽為“信息論之父”的數(shù)學家兼電氣工程師克勞德·香農(nóng)的研究助理。在這里,他接觸了對生物生長模擬的程序——“自動機”,并對此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只不過“自動機”這個詞卻讓麥卡錫有些無奈,因為這聽起來似乎遠離了智慧的范疇。
2016022615044779f59.jpg (20.59 KB, 下載次數(shù):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4-6 15:49 上傳
年輕時的約翰·麥卡錫
1956年,在麥卡錫幫助組織、由洛克菲勒基金會贊助的“達特茅斯暑期人工智能項目”中,麥卡錫終于解決了當初的這個插曲。他支持使用“人工智能”一詞,因為它“把想法釘在了桅桿上”。而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后果是,這個詞暗示了用機器代替人類頭腦的想法,這在后來導致科研人員分成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和智能增強(Intelligence Augmentation,IA)兩大陣營。事實上,這一學科的其他候選名字包括:控制論、自動機研究、復雜信息處理以及機器智能。
但是,麥卡錫曾指出,達特茅斯夏季研討會的提案并不涉及對人類行為研究的批評,“因為(他)認為這兩者是不相關的”。麥卡錫認為“人工智能”一詞與人類行為幾乎毫無關系,它唯一可能暗示的是機器可以去執(zhí)行類似人類執(zhí)行的任務。
“人工智能”的寒冬
在人工智能歷史的第一個10年,對人工智能的樂觀預測無處不在,達特茅斯會議上的一段話或許能表明當時計算機科學界的宏大愿景:“這項研究建立在一種猜想的基礎之上,那就是學習的每一方面或智力的任何其他功能,原則上都可以準確地描述,并由機器模擬。我們將嘗試,來尋找制造能夠使用語言、提煉抽象概念的機器的方法,解決現(xiàn)在仍屬于人類的各種問題,并完善人類自身。我們認為,如果一批優(yōu)秀的科學家在一起研究一個夏天,那么這一領域中的一個或多個問題就能得到顯著的推進。”
1956年,西蒙和紐厄爾預言“十年之內(nèi),數(shù)字計算機將成為國際象棋世界冠軍?!比欢?0年過去,人工智能的發(fā)展遠遠滯后于當時的預測,西蒙再次樂觀預言“二十年內(nèi),機器將能完成人能做到的一切工作。”
對人工智能的樂觀情緒一直持續(xù)到1973年,《萊特希爾報告》的出現(xiàn),報告用詳實的數(shù)據(jù)說明,幾乎所有的人工智能的研究都遠未達到早前承諾的水平。
“智能增強”的異軍突起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太多的研究者都陷入到“用計算機取代人類”這一研究方向中。在那個狹隘計算機科學世界中有一個局外人,他發(fā)明了計算機鼠標,并構(gòu)想出了超文本鏈接的概念,這在幾十年后成了現(xiàn)代互聯(lián)網(wǎng)的根基,他就是“鼠標之父”恩格爾巴特。在他看來,“用計算機來增強人類智慧”遠比“用計算機取代人類”更有意義。
它最初還只是一個朦朧的概念,被視為遠離計算機科學學術主流,但隨著交互式計算走到第30個年頭,恩格爾巴特的理念已經(jīng)變得更具影響力。10年間,最早的現(xiàn)代PC和隨后的信息分享技術(比如互聯(lián)網(wǎng))相繼出現(xiàn),這些都可以在恩格爾巴特的研究中尋得蹤影。
2016022615053387daf.jpg (9.25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4-6 15:49 上傳
“鼠標之父”恩格爾巴特
與人工智能在商業(yè)化的道路上的步履蹣跚相反,個人電腦和智能增強的發(fā)展卻在突飛猛進。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個人計算機產(chǎn)業(yè)在美國爆發(fā)。幾乎就在一夜之間,計算機能夠成為家庭的夢幻放大機、辦公室生產(chǎn)力工具的想法取代了將計算機視作政府企業(yè)的官方工具的看法。
到1982年,個人計算機成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時代周刊》甚至將個人計算機作為“年度人物”印在了封面上。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在人工智能與智能增強的選擇中選擇了后者。其中,卡普蘭創(chuàng)建了Go公司,并設計了世界上第一個筆上計算機,這也預示了十幾年之后iPhone和iPad的出現(xiàn)。
在1995年發(fā)表的《數(shù)字化生存》一書中,尼葛洛龐帝描繪了自己對人機交互未來的觀點:“我們今天稱之為‘基于助手的界面’的東西,通過計算機和人類互相交談,將會成為占支配地位的方法?!?br />
“人工智能”VS“智能增強”
但是,人工智能的簇擁者們并不認同這種觀點。在他們看來,智能增強只是技術發(fā)展的中期階段,只有在人類能完成而機器尚不能完成的任務還存在于世的短暫時期,增強技術才是有必要的。
即使人工智能發(fā)展中經(jīng)歷了兩次寒冬,這樣的觀點現(xiàn)在仍占據(jù)主流地位。1993年,科幻小說作家、計算機科學家弗諾·文奇首次提出了計算“奇點”的概念(由雷·庫茲韋爾將這一觀點發(fā)揚光大):在這個點上,機器智能將取得飛速進步,它將成功地跨過那個門檻,然后實現(xiàn)飛躍,成為“超級人類”。
就在文奇發(fā)出預言4年后,“更深的藍”戰(zhàn)勝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時,人們更加樂觀地相信,最遲在2045年,在一些非常重要的工作中,人類將告別歷史舞臺。更有甚者,有人提出,計算機將快速進化,最終將用一代人或者最多兩代人的時間超越人類智能。
然而事實似乎并不如我們想的那么美好。在超級計算機戰(zhàn)勝人類冠軍8年后的2005年,另一場自由式國際象棋錦標賽中,人類與機器人以合作身份配合進行比賽,結(jié)局卻出人意料,獲得冠軍的既不是超級計算機,也不是國際象棋世界冠軍,而是兩名業(yè)余選手和配合三臺較弱的筆記本電腦取得了勝利。他們操縱計算機對落子進行更精準的探索計算,從而戰(zhàn)勝了象棋大師和計算能力卓越的超級計算機。
智能增強意味著計算機技術的最終目的始終是“以人為本”。相比于理性而冰冷的計算機,人類在處理抽象化、情緒化、非邏輯性的問題上似乎有著不可逾越的優(yōu)勢,我們只是在大量重復、海量計算和海量記憶上遜于計算機,而通過人機交互,將這些問題交給計算機,就能很好地彌補我們的短板。
費爾森斯丁認為,當機器人變得足夠復雜的時候,它們既不是仆人,也不是主人,而是人類的伙伴。這是一個與恩格爾巴特的增強理念十分吻合的技術世界觀。
漸行漸遠的AI與IA
人們很容易認為,AI和IA是同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兩者的根本區(qū)別在于,是設計造福于人類的技術,還是將技術作為目標本身。這種差異的體現(xiàn)是,制造越來越強大的計算機、軟件和機器人的目的是以人類用戶為核心進行設計,還是替代人類。
人工智能與注重人機交互的智能增強本是同根同源,卻在兩條發(fā)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微軟研究院的一位計算機科學家喬納森·格魯丁曾指出,作為獨立學科的“人工智能”和“人機互動”之間鮮有交流。AI和IA之間的哲學意義上的距離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兩個很少交流的獨立圈子。甚至在今天,在大多數(shù)大學,人工智能和人機交互仍然是完全不同的學科。
2016022615062600a02_550.jpg (36.5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4-6 15:49 上傳
AI還是IA?
人機交互圈一直在討論各種比喻說法,從“窗口”和“鼠標”到“自動助手”和“計算機”,再到“人類對話式交互”,但基本還是停留在恩格爾巴特最初規(guī)劃的理論框架內(nèi)。與此相反,人工智能圈很大程度上仍然在追求性能和經(jīng)濟目標,在等式和算法中尋求提升,從不關心定義或使用某種方法為人類個體保留一席之地。
丘吉爾說過:“我們塑造了建筑,后來,這些建筑又塑造了我們?!比缃?,我們打造出的系統(tǒng)已經(jīng)演變成巨型計算“大廈”,這些大廈定義了我們與社會互動的方式——從實際的建筑功能到公司的架構(gòu),無論是政府、公司還是教堂,無一例外。
AI與IA的再次融合
作為一名樂觀主義者,格魯丁曾經(jīng)撰文表示,他相信在未來某天這兩個領域會出現(xiàn)大融合。21世紀,這兩個領域終于有了融合的跡象。
從某種意義上說,谷歌搜索是IA的核心之一。拉里·佩奇開發(fā)了用來改善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結(jié)果的PageRank算法,通過眾籌積累了人們對有價值信息來源的決策,但這卻進一步挖掘了人工智能。
Siri的創(chuàng)始人奇耶也發(fā)現(xiàn),自己處在一場AI圈和IA圈之間辯論的中心地帶。一方相信,用戶需要完全被計算機控制,而另一方則預見到,軟件助手將在計算機網(wǎng)絡中“生活”,并代表人類用戶執(zhí)行任務。從一開始,奇耶就對人機關系有著一種微妙的認識。他認為,人類有時想直接控制系統(tǒng),然而更多的時候,他們只是希望系統(tǒng)替他們完成某些事,并且不希望被細節(jié)騷擾。為此,他的語言把用戶希望系統(tǒng)做“什么”,從任務“如何”完成中分離了出來。
Siri開創(chuàng)了一種新的潮流,它試圖將AI和IA融為一體,打造一種增強現(xiàn)實(augmented reality)的產(chǎn)品。iPod、iPhone是這種轉(zhuǎn)變中的第一批案例,它們重新定義了留聲機和電話。增強現(xiàn)實將讓遠程呈現(xiàn)的思想變得更為引人注目,兩個相聚千里之外的人也能有一種身處同一空間的錯覺。
20160226150726c200f.gif (1.94 M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4-6 15:49 上傳
Magic Leap的全息景象
增強現(xiàn)實是一種以人類為中心的計算,但卻更好地融入了人工智能的才智。在這個世界中,計算機將會“消失”,而日常生活中的物體則會獲得“魔法般”的能力。最近被刷屏的Magic Leap或許就是增強現(xiàn)實的未來方向,它的創(chuàng)始人阿布維奇希望通過“增強現(xiàn)實”技術來取代電視機和個人電腦。Magic Leap的展示表明,可行的增強現(xiàn)實要比我們想象的近得多。如果它們是正確的,那么這樣的進步也勢必將改變我們對增強和自動化的印象和體驗。
未來,路在何方?
現(xiàn)在,谷歌成為了AI和IA潛在影響的最清晰的例證。谷歌基于這樣一個算法創(chuàng)立:高效收集人類知識,又將其作為尋找信息的有力工具還給人類?,F(xiàn)在的谷歌又在打造一個機器人帝國。谷歌有可能會創(chuàng)造出取代人類工人(比如司機、快遞員和電器組裝工人)的機器。谷歌仍會是一家“增強”公司,還是會變成一家重要的人工智能公司,現(xiàn)在仍未可知。
隨著計算機系統(tǒng)融入我們每天的生活,增強技術和人工智能之間的沖突正變得日益突出,解決AI和IA之間內(nèi)在矛盾的答案,就藏在人類工程師和科學家的決策中。
是選擇“替代人類”,還是選擇了“以人為本”?這關乎我們、關乎人類、關乎我們將會創(chuàng)造的世界。
|
上一篇: 人工智能語音交互電視?對不起,我不需要下一篇: 語音控制不算啥 微鯨人工智能電視神在哪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