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收藏 QQ群
 網站導航

ZNDS智能電視網 推薦當貝市場

TV應用下載 / 資源分享區(qū)

軟件下載 | 游戲 | 討論 | 電視計算器

綜合交流 / 評測 / 活動區(qū)

交流區(qū) | 測硬件 | 網站活動 | Z幣中心

新手入門 / 進階 / 社區(qū)互助

新手 | 你問我答 | 免費刷機救磚 | ROM固件

查看: 18974|回復: 1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網友測評]

MUKO GD780 發(fā)燒級入耳式評測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7-3-30 17:04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來自山西

上次個人分享過MUKO旗下的旗艦GD330,如果看過我個人評測的應該對其子彈式的全金屬機身有著深刻的印象。作為國產新晉HIFI音頻品牌,MUKO除了原創(chuàng),其實還有著一個明顯的特性,那就是在機身造型上下了不少功夫。

本文要分享的是MUKO旗下GD(鋼彈)系列的另一款HIFI耳機GD780,目前售價為1099,內置8mm動圈單元,機身造型和GD330一樣保持著獨特的調性,到底是賣工藝還是賣聲音,本文將揭開答案。

一、系列開箱

MUKO GD780 發(fā)燒級入耳式評測

MUKO GD780 發(fā)燒級入耳式評測

MUKO GD780 發(fā)燒級入耳式評測

MUKO GD780 發(fā)燒級入耳式評測

包裝

因為是同一系列的,所以MUKO GD系列的包裝設計基本一致,只是顏色略有改變,包裝信息設計比較時尚,包裝也是相當的講究。

MUKO GD780 發(fā)燒級入耳式評測

開箱

相當浮夸的包裝盒,逼格一下子就出來了。

MUKO GD780 發(fā)燒級入耳式評測

耳塞套

專門給耳塞套設計了個小盒子,精致的設計有點不知說啥了。

MUKO GD780 發(fā)燒級入耳式評測

MUKO GD780 發(fā)燒級入耳式評測

收納包和耳機袋,GD系列的標配,也是MUKO的一大特色,我相信有人會吐槽買錢包送耳機之類的,各位自己看吧,畢竟一千出頭的耳機。

MUKO GD780 發(fā)燒級入耳式評測

航空轉接頭和線夾,線夾也是金屬的,依舊是精致。

MUKO GD780 發(fā)燒級入耳式評測

全家福

其實東西不多,主要是做的比較精致,從左到右分別為,耳機袋、說明書、保修卡、感謝信、收納包、GD780主機、耳塞套、航空轉接頭和金屬線夾,一個收納包可以全部搞定。

二、產品部分鑒賞

MUKO GD780 發(fā)燒級入耳式評測

MUKO GD780 發(fā)燒級入耳式評測

MUKO GD780 發(fā)燒級入耳式評測

MUKO GD780 發(fā)燒級入耳式評測

是不是看的很過癮,有多少個面我沒數,真是幾何大師啊!這種多面切割的造型也是我第一次見到,能在鋁合金材質上進行這種設計需要三個方面的考慮,一是材質本身、二是模型的佩戴、三則是切割技術。在官方網站看了哈這款GD780用的是高密度鋁合金和CNC精密研磨,所以成現在大家面前的是這么奇特的造型設計。

MUKO GD780 發(fā)燒級入耳式評測

MUKO GD780官方標配中一共有三種耳塞套,有一種是機身出廠默認的那種記憶性海綿,個人建議少用,那種不知什么原因非常柔軟,甚至有些泥稠,容易粘在機身上,還是建議用上圖這種硅膠材質的。

MUKO GD780 發(fā)燒級入耳式評測

MUKO GD780 發(fā)燒級入耳式評測

線材及細節(jié)

MUKO GD780線長1.3米,內部用的是鍍銀銅無損線材,外層則是像透明的PTE材質,雖然偏硬但有著不錯的彈性,就是線體略粗,收納指數一般;其次線材配備了理線器、線控,線控設計的很精致,并配麥克風,通話、曲目切換均在一個按鍵上完成,這個倒不存在大問題,習慣就好。

MUKO GD780 發(fā)燒級入耳式評測

看到GD780的接頭,我得說MUKO GD系列真的是處處皆細節(jié),3.5mm的金屬接頭除了鍍金和咬花紋設計,頭子還有個小細節(jié)就是中間較粗的部位和接頭中間還有一節(jié)較細的部位,其實是為了方便習慣用手機套的童鞋可以輕松使用耳機聽歌。

三、佩戴體驗

MUKO GD780 發(fā)燒級入耳式評測

GD780的造型雖然比較奇特(GD330好歹還是弧形的),但是佩戴感比GD330要好,當然也比很多耳機的要好,加線材的重量為21g,個人感覺兩只耳機一共不到10g,畢竟金屬頭子占了較多的重量。

佩戴的時候完全是靠耳塞套起作用的,腔體比較小,沒感到異常,佩戴毫無壓力,瑕疵是物理降噪效果有限,其次有輕微的聽診器效應,底噪倒是全無。

四、個人主觀聽感分享

MUKO GD780 發(fā)燒級入耳式評測

MUKO GD780所屬的珠海源聲本身是給國外的音頻大廠提供加工服務的,在工藝方面有個人的過人之處,調音方面則是由國內的調音大師牙仔調試,在口味上是比較符合國內用戶的。GD780內置8mm動圈,阻抗為常規(guī)的16歐姆,敏感度94dB,配置上比較常規(guī),不過一定得煲機,GD330如此,GD780更是如此,個人在寫GD780這篇文章的時候煲機已經接近100小時,聲音變化是比較大的,個人在下文以蘋果6P和最近火熱的凱音N3作為前端進行個人主觀感受分享。

MUKO GD780 發(fā)燒級入耳式評測

MUKO GD780+iPhone 6 plus

低頻下潛明顯,彈性較好,音底偏厚,鼓點表現出的節(jié)奏感很舒適,能在不同的曲風里扮演合格的掌舵手;

中頻人聲還算飽滿,線條感略顯不足,密度一般,細節(jié)上的齒音、換氣之類的沒啥問題,而且并木有明顯的冷暖偏向,但始終覺得少點情感上的發(fā)揮,在不同頻率的切換下會有解析力不穩(wěn)的跡象;

高頻上的張力感比較明顯,鋼琴的顆粒感并不大明顯,但音色干凈,動態(tài)控制的很好,聲場并不是很大,甚至是有限的,縱向聲場好于橫向聲場,整個高頻收放略顯短促;

GD780在蘋果6P上表現的器樂分離感只有七成左右,饒是如此,器樂表現和人聲的表現也能接近四六開,耳朵不夠靈敏的人聽不到太多細節(jié),但是很愉悅。

整體上的三頻表現比較均衡,感覺調音師的態(tài)度比較小心翼翼,沒有哪一點特別的放開,想要吐槽的點也就只能說不夠果粉的HIFI。

MUKO GD780 發(fā)燒級入耳式評測

MUKO GD780+凱音N3

凱音N3雖為入門級HIFI播放器,但是得益于凱音深厚的功底,本身支持DSD 256原聲硬解,音質亦有擔當。

GD780在其低頻上的表現相比較蘋果6P,量感略有增加,凝聚力卻好了很多,下潛程度到沒增加,彈性反而不如手機上表現的那么輕快,力量上則更加沉穩(wěn)。

中頻人聲上更加厚實,厚實之中有了明顯的細節(jié),在不同的曲風下表現偏實,哪怕是存在混響的時刻,或者悅耳的流行樂里,也未見音染現象。

高頻上,GD780依舊是溫和的,張力的收發(fā)依舊很小心,不聽電音之類的音樂很難感受到毛刺感,相比較蘋果6P韻味更足,主要表現在亮多,延伸性較穩(wěn)。動態(tài)把控的也是比較謹慎,寧可失去延伸性也不愿暴露缺點,所以聽GD780是有限制的,如果可以追求HIFI會吐槽, 但是如果只想聽更好聽的音樂,其高頻比較討人喜歡。

五、整體總結

MUKO GD780 發(fā)燒級入耳式評測

產品部分總結

設計上GD780依然表現出很大膽的設計,個人無法拆機不知其內里的設計是否也是大膽,大膽之余卻又十分注重細節(jié),甚至有些過分追求細節(jié),說它有匠人情懷毫不過分,只是在沒有品牌高度的情況下,很多老燒會說是嘩眾取寵,個人倒不予置評,因為它是國產中的難得有誠意的作品。

音質整體總結

GD780給我個人的主觀感受并不大深刻,但是耐聽。三頻的均衡表現比較有調性,在同一水準下限制細節(jié),將聽感保證在一個和諧、悅耳的范疇內,這并不是說GD780的解析不夠中正(雖然人聲解析更加好),相反GD780的解析是超過其1099的售價的,只是它不像同檔次的動圈耳塞以彰顯個性為樂,一上來就給你刺激,隨著這種“優(yōu)越感”令某一類用戶大贊特贊,而是像一個山寨版的林志玲,少了些高貴,多了些小家碧玉,但依然是大眾情人,依然令人心動。



上一篇:時尚簡約 重新定義對講機 小米米家對講機體驗
下一篇:小巧玲瓏--綠聯藍牙適配器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17-3-30 17:06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浙江
這個評測寫的很好,感謝樓主的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Archiver|新帖|標簽|軟件|Sitemap|ZNDS智能電視網 ( 蘇ICP備2023012627號 )

網絡信息服務信用承諾書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221768 丨 蘇公網安備 32011402011373號

GMT+8, 2024-12-27 17:28 , Processed in 0.068227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監(jiān)督舉報:report#znds.com (請將#替換為@)

© 2007-2024 ZNDS.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